牵引供电事故管理规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1:17:29   浏览:86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牵引供电事故管理规则

铁道部


牵引供电事故管理规则


1985年2月4日,铁道部

第一章 事故分类
第1条 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凡由于工作失误、设备状态不良或自然灾害致使牵引供电设备破损、中断供电;以及严重威胁供电安全者,均列为供电事故。
第2条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损失,供电事故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障碍4种。根据发生事故的原因,分为责任、关系及自然灾害3种。
第3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重大事故:
一、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5小时。
二、牵引变电所全所停电超过3小时。
三、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破损需整组更换线圈或必须拆卸线圈才能进行的铁心检修。
四、牵引变电所一次侧的断路器破损达到报废程度。
第4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大事故:
一、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4小时。
二、牵引变电所全所停电超过2小时。
三、由于牵引供电设备反常、工作失误迫使列车降低牵引重量或限制列车对数超过48小时。
四、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破损需检修线圈或铁心。
五、额定电压为27.5千伏(包括35和55千伏)的变压器或断路器破损达到报废程度。
第5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一般事故:
一、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30分钟。
二、牵引变电所全所停电(重合闸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供电者除外)。
三、由于牵引供电设备反常、工作失误迫使列车降低牵引重量或限制列车对数。
四、由于电力调度错发命令或人员误操作造成断路器跳闸;或者造成接触网误停电、误送电。
五、由于电力调度错发命令或人员误操作或牵引变电所保护拒动(避雷器除外),造成电力系统断路器跳闸且重合闸不成功。
六、正线承力索或接触线或馈电线断线。
第6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供电障碍:
一、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10分钟。
二、由于牵引供电设备反常、工作失误迫使列车降低运行速度或降弓运行通过故障处所。
三、由于设备状态不良或供电方面准备工作不充分,使备用设备不能按要求投入运行。
四、保护装置(避雷器除外)误动、拒动。

第二章 事故抢修
第7条 当发现供电设备故障时,要按照规定进行现场防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同时尽快地报告电力调度。
第8条 在事故抢修中电力调度要与列车调度密切配合,严格掌握供电和行车两方面的基本标准条件,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迅速地恢复供电和行车。
第9条 事故抢修可以不要工作票,但必需有电力调度的命令,并按规定办理作业手续,以及作好安全措施。
第10条 事故抢修的工作领导人即是事故现场抢修工作的指挥者。当有几个作业组同时进行抢修作业时,必须指定1人担当总指挥,负责各作业组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必须指定专人与电力调度时刻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抢修工作进度、情况等,并将电力调度和上级的指示、命令迅速传达给事故抢修的指挥者。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11条 对每一件供电事故都要按照“三不放过”、“四查”(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的要求,认真组织调查,弄清原因,确定责任者,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12条 供电重大事故由铁路局组织处理,供电大事故由铁路分局组织处理,供电一般事故和障碍属供电段责任者由供电段组织处理,属其它单位责任者由分局指定单位组织处理。当故障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且对故障原因、责任者,各单位意见分歧不能统一者,按上述处理权限报上一级组织审查裁处。
第13条 对每件事故的划分和处理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对事故责任者,依情节轻重,应给予批评或处分;对防止事故有功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14条 由于发生供电事故同时引起行车事故或职工伤亡事故,除分别按《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或人事、劳资部门的有关规定上报处理外,对供电事故还应按本规则规定上报。

第四章 事故报告
第15条 事故报告分为电话速报和书面报告两种。电话速报系于故障发生后用电话(或电报)向有关上级机关的报告;书面报告系于事故处理后用书面向有关上级机关的报告。
第16条 电力调度接到供电故障报告后除尽快组织抢修外,同时要按照电话速报的内容要求迅速用电话报告供电段、铁路分局和铁路局电力调度,铁路局电力调度还要及时报告铁道部。
第17条 对每一件责任供电事故,供电段均要填写《牵引供电事故报告》。一般事故填写3份于事故处理后3日内报铁路分局抄报铁路局。大事故填写4份,于事故处理后5日内由铁路分局报铁路局抄报铁道部。重大事故填写4份于事故处理后7日内由铁路局报铁道部。
(附件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阳市关于消除无线电干扰的暂行管理规定

贵州省贵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贵阳市关于消除无线电干扰的暂行管理规定
贵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1984年3月8日 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


随着贵阳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医疗、教学等部门的电信设备产生的各种辐射电磁波剧增,造成严重的电磁波干扰,影响了国家无线电通讯、导航、遥控、遥测、雷达、卫星通讯、广播、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的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加强贵阳地区的无线电管理工作,消除无线电干扰,保护空间电磁环境,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颁发〈无线电管理规则〉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作如下规定。
一、凡有工业用高频设备、高频加热淬火设备、高频熔炼设备、塑料加工用的高频介质加热设备,以及其他产生电磁波辐射的电气设备的单位,都必须立即进行屏蔽,消除电磁波辐射污染。所有上述设备的干扰场强,应控制在半径30米不超过50分贝。
二、各单位的直流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路、变电站,凡应接地的设备,都必须检查接地是否良好,开关、起动闸阀是否有触点跳火现象,凡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三、医疗单位的高频设备(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治疗机)、电透热疗机、X光机、紫外线器械、内外科和牙科用的产生电磁辐射的器械等,应立即进行屏蔽。
四、各单位的汽车、拖拉机、发电机、内燃机等火花放电的电磁辐射干扰,应采取措施加以抑制。
五、凡生产或使用产生电磁辐射设备(产品)的工厂、单位、应进行屏蔽,并在事前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凡设置产生电磁波辐射设备的基建工程,在筹建定点前,其主管部门应征得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同意。
六、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对贵阳地区的电磁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各单位应给予支持和协助。
七、对积极贯彻执行本规定,采取措施消除电磁波辐射污染,并取得成效的单位,由市政府无线电管理机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不采取措施,任其电磁波辐射污染环境的单位,无线电管理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查封;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止使用、生产,或没收
设备、罚款;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984年3月8日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1990年12月22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为了维护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主义法制和权威,切实做好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作出如下决定:
一、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是审判机关代表国家作出的司法决定,对当事人和有关单位、公民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任何单位和公民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依法执行,都是违法行为。
二、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必须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强化执行措施,做到审判和执行并重。各级法院应当成立执行庭,案件少、人员紧的可以设执行组或执行员,并配备执行工作所必要的装备。对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及时立案,经审
查符合执行条件的,依法及时执行。执行人员要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案件执行中必须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排除干扰,依法办事,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认真做好执行工作。
三、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行政判决、裁定,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协议中的财产部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机关、仲裁机关的裁决;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拒绝履行的,
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拒绝履行或妨碍执行的,视其情节轻重依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被执行人是法人的,追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
任。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行政处罚决定等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人民法院必须坚持有错必究的原则,认为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四、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干预而要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执行工作。
五、银行、信用社等金融单位应积极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凡涉及查询或冻结被执行人在银行的存款时,银行、信用社在接到人民法院的正式公函(查询银行存款通知书)或裁定后,应该积极办理。如需扣划时,银行、信用社在接到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附判决书或裁定书、调解
书副本)后,只要被执行人的银行帐户上当日有款可付,应当立即扣划,不得延误;当日无款可付的,银行应主动通知人民法院,并根据被执行人的资金周转情况,尽快予以扣划,银行不得以扣收贷款为由拒不协助执行。
六、公安、交通、房地产等部门有义务协助法院搞好案件的执行工作,应按照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的要求,及时办理有关车船过户,房地产权、使用权的变更或转移等手续,不得推拖和拒绝。
七、依法撤销的企事业单位,应由主管部门成立清算组织,明确债权债务,负责清偿,债权债务清算完毕方能撤销。执行中遇到申请破产的,依照《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办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破产可以参照《企业破产法》有关规定试办。

八、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必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及时对执行异议依法进行审查处理。案外人无理取闹、妨碍执行的,应依法严肃处理。
九、凡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协助执行,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依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
十、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保证本决定的正确实施。
十一、本决定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1990年12月22日